2020年12月19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以下称“青研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学习方法指导师”第一期培训班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与实践基地”圆满结业。
首期学习方法指导师培训班成员由各师范类高校的师生、公立学校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和关注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学生家长等组成。
为期四天两晚的课程内容详实丰富,专家们用科研大数据及相关成果,阐释了青少年学习的原理和奥秘。课程不仅融入了“学习力和认知力”的系统内容,还涉及了“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着重强调了“学习行为习惯”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地剖析了K12阶段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出题原理。
考虑到参课学员中大部分是一线教学老师和学生家长,课程专门增设了“行为习惯——微表情观察”等内容,以帮助学习方法指导师更好地实践。
青研会刘俊彥副会长亲临培训现场,并从“面向职业发展的学习”和“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为学员阐释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课后学员们自发地组织了小型的研讨活动,分享自己所学的知识。学员们纷纷表示自己在“青少年学习方法指导师”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的乐趣。
此次培训课程通过“讲授、练习、观摩、提问、反馈、场景设定和现场实践”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将所学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习惯当中,更有利于学员日后开展对青少年学习指导的相关工作。
青研会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形式,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且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学习方法指导师”队伍,将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转换为指导家庭教育的行为准则;帮助青少年打造学习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全面发展与“减负”的目标;同时助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首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青少年学习方法指导师”培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总受众达到2000人次。来自吉林、黑龙江、广东、山东以及河北等地的学员通过参与线上直播的学习方式全面了解了课程精髓。
学习方法指导师培训将陆续在全国各省市展开,按照计划,第二期培训将在2021年1月底开课,预计至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将有1000名专业青少年学习方法指导师持证开展工作,并在研究基地定点实践。
课程中的专家妙语摘录:
1.青少年成才的8条法则:识大局、知自我、强素质、勤学习、能创新、会选择、善合作和抓机遇。
2.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3.家长应该去盯规则,让规则去盯孩子,而让孩子去盯作业,有的家长跳跃了规则,跨过了孩子,直接去盯作业,累的要死,还费力不讨好。
4.我们不怕孩子错题,怕的是孩子错了题之后,老师家长一通批评,孩子由此失去了犯错误的勇气和能力,这才是孩子最大的损失。
5.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别跟着题海走,变化太多,根本应付不过来,扣住考试的顶天梁, 守住考试的生命线,你就可以成为考试的强者。
6.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不是你说话越有道理孩子就越听你的,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就听谁的跟谁走。走不进孩子内心的你,永远只是自己孩子教育的局外人。
7.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在哪里?在细致入微的行为习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容易模仿,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8. 古人讲“性相近,习相远。”可见人生来差异不大,但是行为习惯决定了日后的成就。
领导与专家介绍
刘俊彦,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中国青年研究》杂志主编,著有《共青团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团章解读》;曾主编出版了《中国青年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共青团工作12讲》《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与我国青年政策的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青年成才学习读本》等著作数十部,公开发表数十篇有关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的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管理部副主任,教育学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青少年基本问题、家庭教育等研究。
郎兆圣,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高级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曾任职于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校发展中心。有近20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超过千次的“家庭教育咨询”和“学习策略咨询”经验,擅长破解考试出题原理并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家庭教育和学习方法中。
免责声明:本文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