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选大学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是211、985的大学名气重要, 还是普通院校的特色实力专业重要?”“填志愿要不要考虑所在城市大小?”“好大专强过民办的本科吗?”……
随着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展开。“报得好”的意义,丝毫不逊于“考得好”。一些考生和家长觉得,既然成绩无法改变,那就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下点功夫。但在五花八门的数据信息面前,很多人有了开头的那些疑问。
你的焦虑可能价值千金
这门生意被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盯上了,有的商家号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可以提供各类咨询服务,比如“AI志愿填报”、“智能数据卡”、“性格测试”、“咨询师一对一在线指导”、“专家两小时速成”、……
各种产品服务,让人眼花缭乱。它们少则需要几百元,上千是标配,多则几万元。
一些广告语,看得学生和家长心里起急。成绩出来后,需求更急迫。有些机构乘机坐地起价,大赚一笔。
重视志愿填报,谨慎选择专业,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有些家长平时非常节俭,到了花钱咨询填报志愿之时,成千上万元,眼都不眨地往外掏。心情可以理解,但切莫冲动,最好三思而后行。
不是不能花钱寻求帮助,而是要客观看待它们的作用。
“专家”建议也好、大数据算法也罢,本质都是辅助工具。不要本末倒置,把它们的建议当“标准答案”。填报志愿最重要的是学生基于自身实力和兴趣的判断。“专家”在短时间内根据经验下结论,大数据算法利用公式出结论,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兴趣和意愿。盲目相信这些意见,损失金钱是小,造成误判,选了不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时间成本可就大了。
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市场“这个可以有”。但不能泥沙俱下,野蛮生长。
目前市场缺乏规范的定价机制,报价存在“看人下菜碟”现象。填报志愿的需求一般从6月升温,热度持续一个月左右。很多机构没有专人,而是临时搭建班子,包装一下“专家”,准备一下话术就上岗;一些所谓的“专家”并未专门研究这个领域,有人是往届学生,还有的是学生家长。他们给出的建议是否科学,要打一个问号;有的“专家”上来先搞一波性格测试,如同大型算命现场,让人觉得这钱花值了。有些“专家”为了避免纠纷被追责,放弃传统志愿填报对的“冲、稳、保”原则,积极推荐保守的选项。“好分被浪费”“人才被漏掉”的可能性增加。
这个市场很大,需要规范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只有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从业者强化自律,这个市场才会健康发展。
高考填报志愿,功夫应该下在平时。
高中阶段除了专注学业,学生要提前做好生涯规划。自主选科就关联到未来的专业选择,这时候就应逐渐明确前行的方向,而不是等到了期限,再“有病乱投医”。
各地各校要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还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参考信息、政策解读和咨询指导。别把“到了关键档口的学生”,推向无良的商家,看着孩子们被割韭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