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是纸媒、无线电和人。因为需要付出、所以懂得珍惜。
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获取信息的门槛大幅降低。只要有网,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立刻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然而,当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过于轻易,我们往往就只能消化一个个碎片化信息,无法看清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好在,有人选择做快餐收获巨大流量的同时,也有人选择输出专业的知识、更有洞见的观察。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在不同新媒体平台建立阵地,透过专业知识和独特视角解读、科普、还原多种信息,并引导大众展开思考进行讨论。
1
当下红得发紫的“老年网红团”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金灿荣,人称“金政委”。他曾是中学短跑纪录保持者,也是武汉市高考文科状元,而他最为大众熟知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活跃在各大院校、学术刊物、和电视荧幕中,向大众讲述大国战略,分享个人见解。
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走访过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是畅销书“思考中国三部曲”系列作者,也是《维为道来》节目主创兼主讲。张院长长期致力于向大众分析国际局势,传递最新资讯。
陈平,自号“眉山剑客”,理论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陈教授长期往来中美两地,对两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走势,有着比一般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解读。
这三位大佬都是各自领域的顶流,前半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如果按部就班,不出意外会在象牙塔里走完各自的后半场。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但把这些顶流“束之高阁”仅仅只是教书育人,或是服务于顶层建筑多少有些可惜。把研究成果用适合大众的方式向下传递,才能更大化地发挥他们的价值。
2
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当下主流的内容平台。
平日里在象牙塔里著书立说的他们,将前沿知识与专业分析,输出到新媒体平台,为后者注入了稀缺的学术型内容。
三位大佬就这么一头扎进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成为内容创作者,开启了各自事业的第二春。他们绝对想不到,在之后的日子里,自己会变成深受网民爱戴的老年网红。
这大概是互联网的神奇之处了。
在头条开辟第二阵地后,大佬们展示了极强的适应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入驻头条一年半的金政委,现有175万粉丝,累计创作754条内容,今年二月还收获了2条播放过百万的爆款视频;
虽然张院长入驻头条不满一年,但也喜提158万粉丝,今年6月的“聊底线思维”视频播放达756万次,百万爆款更是超过20条;
与张院长同一天入驻头条的“眉山剑客”,现在粉丝已突破400万,播放破百万内容达40条,其中,一条“谈中美GDP”的视频播放已超800万次。
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
要想在自媒体突围,首先要有鲜明的人设。
金政委风趣幽默、金句频出、吐槽满级,什么“三大真理”、“以德服人”,一开口就是老曲艺表演艺术家了。一件事从他嘴里出来,不但好理解,还有画面感。
再辅以那颠倒众生的“嘿嘿嘿”,活该他走红网络。
这不眼看着又一届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深知这届毕业生不容易的金政委拍了个视频,给孩子们温情寄语:
人生啊,很难是一帆风顺的,天气也是这样,不是老有彩虹的。
相比之下,张院长则更像一位儒雅随和的oldschool绅士,不紧不慢的风格透着一股笃定的自信。
而陈平教授的人设与他“眉山剑客”的称号惊人一致。他讲话铿锵有力、一针见血,逻辑干脆利落,又狠又准,一出招就是老剑客了。
除了鲜明的人设,他们在最本质的内容产出上也一点不拧巴:
复杂的术语用口语来替代,能一句话讲完的事情绝不会车轱辘转。他们努力降低阅读门槛,将长时间的知识储备和学术产出,用深入简出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此外,三位还紧跟国内外社会事件,通过微头条、长文或视频的形式为观众解读时局并分享看法。当弗洛依德事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时,张院长抬手就是一期“美国之春”,向大众剖析了当下美国的种族对立,视频收获百万加点击。
大佬们也关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陈老爷子就跨界点评过李子柒的生活方式,希望年轻人认识到过度城市化和过度消费的代价,珍惜自然和亲情。
张院长也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当日发文鼓励并寄语当代年轻人:逆行的医护人员中几乎近一半都是90后,他们自信、阳光、敢作敢当。
除了分析时局解读热点、关爱年轻群体,大佬们也会授人以渔,力所能及地分享一些个人经验,改变大众的思维惯性。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夕,陈老爷子就撰文分享了自己的跨学科读书经验,并提炼出了“从一个学科提出的问题,可以到其他学科找答案”的观点供大众参考。
分析时事的价值,不单单是开拓大众的格局,更在于开拓格局后给大家一定的正向引导,减少对当下的焦虑和未知的恐惧。
金灿荣在今年3月发表的一篇原创长文,可以说直接亮出了他们的态度:学术界不能成为自我封闭自我欣赏的小圈子。
金政委在头条开通的节目号“政委点金”,就是他对自己理念的践行。
大佬们还非常重视与用户的互动。量大且高频的思想碰撞不但有利于互相理解,也能发散思维、收集创作灵感。
打铁除需自身硬,也需要平台的扶持和激励。
为了解决广大内容创作者的后顾之忧,在去年的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头条推出了创作者收益计划,旨在帮助一万名创作者月薪过万。这对于有创作能力但缺乏变现方式的创作者极具吸引力。
此外,头条还发布了“IP-UP”计划,以20亿流量加1000万资金,通过独家视频定制的方式,帮助更多创作者打造个人IP。
在头条的扶持和激励政策下,越来越多奋斗在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汇集到一起。
他们当中有通信专家@奥卡姆剃刀。科普行业知识之余,他还在头条的扶持下上线了“5G脱口秀”《奥侃》,至今累计播放量已超1.4亿。
台湾问题专家@朱松岭教授也接过了橄榄枝,并开启了独家节目《松岭唠两岸》;
还有国际关系学院@储殷教授和他的《万有殷力》。
在他们的鼓舞下,越来越多各行业的专业人士正在成为内容创作者。
他们秉持着去伪存真、抽丝剥茧的态度,努力为我们过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内容。他们也试图用科学的方式和严谨的逻辑,让我们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又恰恰有这样的能力,那不妨加入他们。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更有见地的声音。
(来源:北国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选择或买卖依据,稿件如有侵权请速来电来函删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